福州市连江第五中学
心灵驿站

静待春暖花开,我们共迎曙光——连江五中共抗疫情,维护心理健康宣传专刊

日期:2020/03/11 23:29:18 来源: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静待春暖花开,我们共迎曙光!


连江五中心理咨询室


面对疫情,我们应理性认知,主动调整心态,让勇气和信心鼓舞我们抗击疫情,共克时艰。同时,我们也要把握当下的时机,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增加经验,承担责任,获得在舒适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人生洗礼和感悟,升华心灵境界,塑造崇高的人格品质。


尽管我们暂时还不能阻止疫情的蔓延,但我们可以调整心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疫情,保护生命安全,最终战胜疫情。



1





面对疫情,多些正向思维





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相信事情最终能改善,眼前所面临的问题终将成为过去。


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如何重新发现自我,建立信心,渡过难关。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机时期,也不要忽略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多想想亲情、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等等这些正能量。


不要总往坏处看,不要将注意力停留在坏事,而忽略或看不到好事。注意每天报道的信息中的事实和数据以及向好。




2





接纳自己在疫情期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比如恐惧、焦虑、自怜等,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适度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因此,我们不必刻意压抑或完全否定这些负面情绪,一味的抗拒情绪只会使自己更加沉浸在负面情绪和思维中。


恐惧、担忧。害怕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受到感染,担心疫情加剧爆发。


无助。感到生命十分脆弱,不知道将来应该怎么办。


悲伤。随着疫情的发展,为感染病人或医护人员感到难过和伤心。


冷漠。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而对外界刺激和信息表现出麻木,冷漠。


过度反应。容易焦虑,失眠,做恶梦,易惊醒等。




3





学会为自己创造宣泄情绪的时机和通道




负面情绪的持续和过度反应,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生理、心理健康,必须引起重视进行有效调节。


倾诉。倾诉行为本身就可缓解情绪。尽管不能走亲访友,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微信、电话等手段来交流彼此想法和情绪。在这个特殊时期,亲友间通过互相倾诉,表达共情来获得鼓励和支持是最有效的。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积极的力量。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提高人的免疫力。更能产生一系列短期及长期的心理效应。对于降低焦虑水平,改善情绪状态,消除疲劳效果显著。


听音乐。音乐可以抚慰心灵的创伤,改变人的心境。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轻音乐,注意伤心的时候,不要听悲伤的音乐。


哭泣。忍不住伤心、难过时,放声大哭一场也未尝不可。哭并不是女性的特权,世界各国女性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宣泄不良情绪,特别是通过哭泣来宣泄不良情绪。




4





学会自我关怀、自我激励




假期延长、居家防护,活动空间减少,这正是我们用自我关怀、自我激励点燃激情的时机。


写下三件好事,写下三件今天发生的让你平静或快乐的事,可以把它们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床头,电脑旁边等显眼的位置。感到乏味、沮丧时,看看它们。


试着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对待自己:想象你的好友在你眼前,当他告诉你他很难受时,你会说些什么话来安慰他支持他呢?然后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赶快试一试,你会被自己感动的,同时,你也会发现一个内心充满爱和力量的自己。





5





有选择的接受信息、传递积极信息





现在每天都会出现无数条关于疫情前线的消息。这个时候,我们接受的信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可靠越好。建议关注人民日报公众号、中央电视台等官方权威新闻报道。


减少刷朋友圈的时间,尤其不要在睡前刷。对一些负能量的微信群选择退群。


传递积极信息,保持积极心态。向他人传递积极的信息以及个人的积极态度是对抗击疫情的支持,也是对家人对朋友的有力支持。




6





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




不要总关注或反复看有关疫情的信息,也不要让自己太困太闲,可以在家中适度活动。


做做家务,装扮自己,就像天天迎接节日,增加仪式感,营造其乐融融的居家氛围。


阅读和写作。阅读可以增加知识,激发乐趣,让人专注书本。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关注当下的自己,减少其他干扰。


做自己平时做又开心的事情。列出自己平时常做的事,并立即开始做。总之,找出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让自己愉悦的事情来。




7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当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应激障碍无法缓解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尽快走出困境。



连江五中心理咨询热线


即日起到疫情结束, 上午 9:00—11:00,下午 15:00—17:00。
咨询热线:18305922629(兰老师),
QQ:3449363785。
服务时长:30分钟/人/次





其它相关心理咨询热线


福建省青少年服务咨询电话:(24H)12355

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热线:(24H)0591-85666222

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公益咨询电话:0591-87623297

鼓楼区海容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0591-87310556

鼓楼区未成站公益热线:87556531。(每日咨询时间安排8:30-11:00,14:30-17:00)

其他市级疫情期间市级公益咨询热线:62623956、62623957、62623958(每日咨询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5:00-18:00、晚上20: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