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是连江县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是一所具有成人性质的中等师范学校。学校始创于1959年1月,原校园面积近10亩,一座二层教学楼、一座五层办公综合楼、一座三层宿舍食堂综合楼,总建筑面积4854平方米。1995年升格为县管师范类成人中专学校,2000年被市人事局、市教育局评定为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2年再次被市公务员局确认为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考点。学校设有办公室、培训处、中学教研室、小学教研室、幼教教研室、科研室、电教室、总务处等中层机构。现有教职员工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人。
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学校按省级评估标准规划建设,并被纳入连江县2007—2008年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列,于2009年秋季搬迁到位。校园占地16.1亩,校舍总面积7368平方米,拥有一栋集现代教学设施于一体的教学办公大楼,配备一间会议室、一间学术报告厅、两间多媒体教室、两间电脑室和一间录播室。校园座落于连江东部北江滨,南面是潮起潮落、奔腾不息的敖江,隔江相望是风景怡人的含光塔公园,东面400米处是沈海高速公路与温福铁路,西面紧邻的依次是县气象局、傲江景城、连江三桥、景江花园和连江一中,可谓得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县级教师培训中心和教学资源中心,担负着中小学、幼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继续教育和提高学历层次等任务,负责组织、指导中小学、幼儿学校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是基础教育成果推广和课题研究的基地。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和时代脉搏,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南,全面贯彻上级有关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系列文件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服务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科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了办学内涵和效益。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服务中小幼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举办新课标新教材研读、公开教学、教学沙龙、专题研讨、送教下乡、优质课评选、教学技能大赛、复习命题交流等业务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以31个名师工作室、21个学科中心组为教研辐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工作室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我县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业务比赛获奖超过1000人次,涌现了一批在省内具有影响力的骨干力量。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重视课题研究的科学实施,出台了《连江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规范了课题研究活动。全县课题研究发展势头好,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课题均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整体运作良好。全县市级以上获奖的课题有15项,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做好教师学术期刊《金凤教苑》编辑出版工作,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小学乡土教材《一方水土》和《中小学生礼仪规范》,及教研学术专著《教师教育教学专题指导》。
学校根据成人、师范和在职的性质特点,采取成人函授、自考、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师函授毕业902人,655名小学教师取得小教大专自考毕业证书;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办班,培养出本科、大专毕业生2000多名。学校针对全县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理论前瞻、研训一体等扎实有效的培训模式,认真开展各类非学历师资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学校小学校长及中小学行政干部培训,各类高端培训,落实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每年都完成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继续教育任务,积极开展以培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新课标新教材、语数英学科、未来英特尔、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白板软件应用、班主任等专项培训,努力培养名优教师队伍。同时,落实中小幼新聘教师见习期、转正定级培训。
近年来,全校有500多篇(部)专业论文(论著)在各级刊物、会议上发表、交流,教职工近80人次获得了省(部)、市、县级荣誉称号。学校先后被评为“县先进职工之家”、“省函授教学点先进集体”、“福州市教育系统‘十五’干训工作先进集体”、“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教工之家”、“福州市文明学校”、“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先进学校”、“连江县第三届诚信促进会会员单位”。 走过半个世纪历程的业绩斐然的学校,2009年12月顺利通过福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省级评估验收,2010年7月经省教育厅审核,确认为第二批“福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2011年评为“福州第十三届文明学校”。2015年评为 “福州市第十四届文明学校”。2016年评为福州市第一届文明校园和目前正在积极创建福建省标准化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工委的领导下,我校将上下齐心,努力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